四川大学社会学历史悠久,发源于华西协合大学享誉全国的边疆研究学会,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孕育出李安宅、冯汉骥、蒋旨昂、张世文、于式玉、袁亚愚等一批享誉中外的知名社会学家。四川大学社会学是新中国恢复社会学后第二批社会学硕士点。2005年本学科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1.目标定位
四川大学社会学是国家布局西部的社会学教学科研重地、高层次人才培养摇篮、高水平研究交流平台。在四川地区长期缺乏社会学博士点的艰苦条件下,四川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一直承担着研究西部社会、建言西部发展国家战略、向西部地区输送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是西部社会学的发展引擎。
四川大学社会学致力于延续华西边疆研究的学术辉煌,关注西部社会发展,建设服务西部、影响全国、对话世界的社会学学科。
2.优势特色
四川大学的区位特征决定了社会学学科开展研究的独特优势,其学术影响、社会号召力辐射到占国土一半以上的广大西部地区。四川大学社会学围绕民族、宗教、农村、社会治理、人口、健康、社会心理等研究议题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增加了学界、公众、决策者和国际社会对中国西部地区社会运行机制以及文化、民族、宗教等问题的认识,显现出四川大学社会学研究的特色和影响。
优势:(1)四川大学学科力量齐全,社会学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与公共管理、民族学、政治学等有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国家级平台支持,“哲学、宗教与社会”“社会公平与社会风险控制”等985创新研究平台为社会学研究提供强劲的平台支撑;(3)西部地区民族、宗教、贫困等社会问题交织,研究题材相对复杂又具独特性,四川大学社会学为中国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原创性成果。
特色:(1)四川大学社会学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放置于中国西部独特又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扎根西部,自成一格;(2)学科注重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训练,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辅相成,成果丰硕;(3)师资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所有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院校,国际学术活动活跃。
3.学科设置
四川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和民俗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宗教学(宗教社会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和边疆学(边疆社会学)设有社会学博士培养方向,同时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MSW)、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MAP)和社会工作本科。
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设4个研究方向:
(1)应用社会学,该方向指导教师:崔珂、何明洁、马缨、徐小禾、郑莉、王卓、徐文健;
(2)社会心理学,该方向指导教师:李诗颖、刘艳、唐小蓉、徐文健、刘传军;
(3)宗教社会学,该方向指导教师:唐小蓉、徐婷;
(4)农村社会学,该方向指导教师:王卓。
4.人才培养
利用多学科的优势和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环境,本学科点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修养,融合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野,具备社会学理论素养、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能够适应西部社会的差异化和复杂性,具有文化包容性和理解力,可以胜任教学科研、社会管理事务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开设社会学理论与中国本土实践、社会学研究路径与方法、高级社会统计学及STATA应用、农村社会学专题、应用社会学专题、中国西部宗教与社会心理专题、社会学西部研究学科史等课程。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学制3年。